当前位置: 主页 > 金融经济 >
0 Comments

使中国经济趋稳的三大基础

发布于:2017-01-17  |   作者:http://www.zxjsq.net  |   已聚集:人围观

  中国的经济趋稳建立在三个基础上,中国的13亿人口和人均8千美金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大消费和大生产的自循环体系。所以,这个能量所发挥出来的惯性决定了经济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2017年1月14日,首届凤凰政能亮高峰论坛在北京国际饭店开幕。本届论坛以“政策与机遇”为主题,将从政府、企业、学界等多方视角,探讨在世界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新旧动能转换提速等新形势下,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转型发展。


  论坛由国务院办公厅政府信息与政务公开办公室指导,由凤凰网主办,凤凰评论承办。在以“宏观调控的新展望”为主题的沙龙环节,凤凰卫视主持人胡玲提问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刘元春。


  主持人:想问一下刘院长。去年一到三季度,所有GDP数字都是6.7,很多人在说,怎么可以做到这么精确?这个数字不带变的。当然,第四季度数字还没有出来。2016年是6.7这样一个水平。那么由此预测,2017年是6.5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您是如何看待的呢?


  刘元春:就短期来看,目前是趋稳的态势。趋稳的核心原因,抛开各种各样的一些分析,我们就从最感性的角度来看,中国经济为什么还有稳的一些基础呢?我认为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大市场。中国的13亿人口和人均8千美金实际上已经形成了大消费和大生产的自循环体系。所以,这个能量所发挥出来的惯性决定了经济再差也不会差到哪里去。所以,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基础。


  第二个很重要的基础,就是我们讲的大政府。整个中国政府的能力,特别是一种短期能力的构建依然是很强大的。所以,我们会看到,去年能够达到6.7。另外一个方面,说明政府的精准能力是非常强的,特别是短期的这种精准操控能力还是比较的强。所以,这个问题中一定不可以忽视的就是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政治经济运行机制是有本质差别的。


  第三个稳的基础,它依然是有增长的这种供给能力。目前来讲,我们这种服务业的发力已经很充分了。同时,在一些新兴产业方面的新气象也已经显示出来了。因此,从这三个角度来看,我们认为出现一种短期的稳定态势应该不是大问题。


  从大的方面来讲,有可能出现一个前期相对较高,但是后期相对趋缓的态势。所以,这个态势就演化出我们的一个意愿。


  首先,政府已经在经济工作会议中表达了稳中求进的基本方法论和基本的治理哲学。因此,我们觉得短期内会有很好的、相对稳定的氛围,这是我们可以坚定的一个东西。但是不是像去年的6.7一样呢?我觉得这还是个很复杂的问题。因为这里面有大量的不确定性因素,中国的增长不仅仅取决于内部的市场,而且有赖于整个世界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从贸易角度还是金融角度来讲,整个世界市场的不确定性依然非常强烈。所以,这个时候我们就会发现,其中还是存在一些变化。


  第二个很重要的,就是一些中短期的深层次问题开始响应。所以,我们现在已经谈到的企业债务、房地产调控等问题,就是短期的模式问题。总体来讲应该没有大问题。但是,我们可以看到,它的风险到底怎么进行?我们怎么驾驭它?这里面有一个操作路径上的问题。因此,我认为从短期来看前期相对较弱。所以,在整体增速中出现了略有回落的态势。而且,我们这一轮的L型最低点,或者说摆脱L型的点还没有完全地出现。但是,我们触底后出现底部波动应该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论坛发言整理,未经作者审阅)


来源:凤凰评论


标签:                   喜欢:收藏